非甲烷總烴(Non-Methane Hydrocarbons, NMHC)是指除甲烷外所有可揮發的碳氫化合物(主要為 C?-C??),其作為大氣 VOCs(揮發性有機物)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臭氧(O?)和 PM?.?的關鍵前體物,需嚴格管控排放(如國標 GB 37822-2019 對涉 VOCs 行業 NMHC 排放限值要求≤80mg/m3)。非甲烷總烴分析儀是專門用于定量檢測環境空氣、固定污染源廢氣中 NMHC 濃度的專用儀器,核心功能是通過 “分離 - 檢測" 流程實現甲烷(CH?)與非甲烷總烴的分別測定,再通過 “總烴(THC)- 甲烷(CH?)= 非甲烷總烴(NMHC)" 的計算邏輯得出結果。
非甲烷總烴分析儀的工作原理基于氣相色譜(GC)分離技術與高靈敏度檢測器的結合,核心是利用甲烷與其他碳氫化合物在固定相上的保留差異實現分離,再通過檢測器將濃度信號轉化為電信號,具體流程如下:
通過 “雙柱并聯" 或 “單柱切換" 實現甲烷與非甲烷總烴的分離,兩種主流分離方案對比:

GC2020氣相色譜儀 氫焰檢測器(FID)
ZKP2000 雙通道(電腦、打印機自配)
氫空發生器一體機
高純氮氣鋼瓶 40L 氮氣流量300ml/min
試劑: 甲烷標氣 除烴空氣

開機預熱:開機后通載氣(氮氣,純度≥99.999%)、氫氣(純度≥99.999%)、空氣,預熱檢測器(FID 需點火,溫度升至 200-250℃),待基線穩定(噪聲≤0.01mV)后開始分析;
校準:每日開機后進行 “零點校準"(通入零氣,即去除碳氫化合物的潔凈空氣)和 “跨度校準"(通入已知濃度的標準氣體,如 NMHC 50mg/m3),確保校準結果在允許誤差內;
樣品分析:啟動自動采樣程序,儀器自動完成采樣、分離、檢測,實時顯示并上傳數據;
關機:分析結束后,先關閉氫氣和空氣,繼續通載氣 30min,待檢測器溫度降至 50℃以下后關閉載氣和電源。
檢測器維護:
FID 噴嘴需每 3-6 個月清洗一次(用乙醇超聲清洗,去除積碳),若出現點火困難或靈敏度下降,需更換噴嘴(內徑通常為 0.2-0.3mm);
色譜柱維護:
每 6-12 個月老化色譜柱(在高于使用溫度 20-30℃、通載氣條件下老化 2-4h),去除柱內殘留的高沸點雜質,若分離度下降(如甲烷與乙烷峰重疊),需更換色譜柱;
預處理系統維護:
在線監測儀的采樣探頭濾膜需每周更換(避免顆粒物堵塞),除水裝置(如 Nafion 管)需每 3 個月檢查一次,若吸濕能力下降,需更換;
標準氣體維護:
標準氣體鋼瓶壓力低于 0.5MPa 時需更換,避免濃度偏差,且標準氣體需在有效期內使用(通常為 1 年)。